【导语】:呼和浩特市新城区2025年小学升初中招生工作实施方案发布。报名方式、入学条件、招生政策等详见正文!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2025年小学升初中招生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有关工作的通知》(呼教通字[2025]17号)文件精神,为全面落实“阳光招生、阳光分班、公民同招”政策,结合新城区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促进教育公平,严格规范招生入学秩序和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健全公平入学长效机制,巩固和推进义务教育减负提质和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建设“宜学”新城,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优质公平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施范围
(一)具有新城区小学学籍且在学籍所在学校实际就读的小学应届结业生。
(二)具有呼和浩特市市四区以外小学学籍且随法定监护人在新城区购房落户的小学应届结业生。
三、实施办法
(一)基本原则
1.坚持“以区为主,属地管理”的原则,由新城区教育局具体负责。
2.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及时向社会公布招生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3.坚持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的原则。
(二)报名方式
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招生均采取网上(“蒙速办APP”)报名方式进行。报名学生要按照操作要求真实、准确地完成个人基本信息采集,并根据招生计划和要求,在网上填报新城区区属公办或民办学校志愿。
(三)入学方式
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采取电脑派位和电脑随机录取的入学方式。民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过学校当年招生计划实行电脑随机录取,随机录取比例为当年招生计划的100%;报名人数未超过学校当年招生计划,网上报名后直接录取;民办九年一贯制和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应届结业生可自愿直升本校初中,不参加直升的应届结业生可参加新城区区属公办学校电脑派位或民办学校电脑随机录取。
第一次电脑派位和电脑随机录取结束后,未被初中学校录取所有符合条件的学生,将参加统筹派位至有空余学位的新城区区属公办或民办学校就读。
1.2025年小学应届结业生,落户要求及派位方式
(1)具有新城区小学学籍的应届结业生(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第一次派位可以选择新城区区属公办或民办学校,但不得兼报):
①学生随法定监护人一方于2022年8月31日前(含8月31日)落户呼和浩特市市四区,且法定监护人为户主。
②学生出生随法定监护人一方落户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同一户籍(出生落户地址为呼和浩特市市四区),学生及其法定监护人户口须无迁移、变动记录。
③学生随法定监护人一方于2022年9月1日(含9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含8月31日)期间,在呼和浩特市市四区购房落户,且户主、房产所有人均为法定监护人,须满足房户一致要求。
不符合以上落户条件的2025年新城区小学应届结业生,第一次派位时可选择民办学校(如不愿意选择民办学校,第一次派位时可不进行志愿填报)或统筹派位时选择有空余学位的公办学校。
④学生随法定监护人一方于2024年9月1日后(含9月1日)落户呼和浩特市市四区,第一次派位时可选择民办学校(如不愿意选择民办学校,第一次派位时可不进行志愿填报)或统筹派位时选择有空余学位的公办学校。
(2)具有呼和浩特市市四区以外小学学籍的应届结业生:
在呼和浩特市市四区以外就读的2025年小学应届结业生,随法定监护人于2024年8月31日前(含8月31日)在新城区购房落户(房屋用途为住宅,且户主、房产所有人均为法定监护人,须满足房户一致要求)。在规定审核时间内需提供户口本、法定监护人的房产证、小学应届结业生在市四区以外就读的电子学籍证明(打印并加盖学校公章)进行资料审核。通过资料审核的学生,第一次派位可以选择新城区区属公办或民办学校,但不得兼报。
2.2026年小学应届结业生,落户要求及派位方式:
(1)具有新城区小学学籍的应届结业生(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第一次派位可以选择新城区区属公办或民办学校,但不得兼报):
①学生随法定监护人一方于2022年8月31日前(含8月31日)落户呼和浩特市市四区,且法定监护人为户主。
②学生出生随法定监护人一方落户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同一户籍(出生落户地址为呼和浩特市市四区),学生及其法定监护人户口须无迁移、变动记录。
③学生随法定监护人一方于2022年9月1日(含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含8月31日)期间,在呼和浩特市市四区购房落户,且户主、房产所有人均为法定监护人,须满足房户一致要求。
不符合以上落户条件的2026年新城区小学应届结业生,第一次派位时可选择民办学校(如不愿意选择民办学校,第一次派位时可不进行志愿填报)或统筹派位时选择有空余学位的公办学校。
④学生随法定监护人一方于2025年9月1日后(含9月1日)落户呼和浩特市市四区,第一次派位时可选择民办学校(如不愿意选择民办学校,第一次派位时可不进行志愿填报)或统筹派位时选择有空余学位的公办学校。
(2)具有呼和浩特市市四区以外小学学籍的应届结业生:在呼和浩特市市四区以外就读的2026年小学应届结业生,随法定监护人于2025年8月31日前(含8月31日)在新城区购房落户(房屋用途为住宅,且户主、房产所有人均为法定监护人,须满足房户一致要求)。在规定审核时间内需提供户口本、法定监护人的房产证、小学应届结业生在市四区以外就读的电子学籍证明(打印并加盖学校公章)进行资料审核。通过资料审核的学生,第一次派位可以选择新城区区属公办或民办学校,但不得兼报。
(四)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学校小学应届结业生入学方式
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学校的小学应届结业生可直接升入本校初中;有意愿选择新城区其他初中学校就读的,按照属地原则,可向新城区教育局提出申请,待资料审核合格后,通过电脑派位方式升学。
(五)“分招”资格
凡参加公办学校电脑派位或民办学校电脑随机录取,含统筹派位入学,并在录取学校连续就读满三年的学生,参加2028年中考时享有“分招”资格。
四、实施步骤
(一)网上信息采集(5月12日-19日)
小学应届结业生统一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信息采集网上信息采集入口:小学应届结业生的家长下载登录“蒙速办APP”,左上角点击选择“呼和浩特市”进入“一件事专区”,下滑屏幕找到“教育入学一件事”点击进入,之后点击“初中入学办理”进入“市区小升初服务平台”首页,按流程如实填写相关信息。
(二)资格审核(5月20日-27日)
通过“市区小升初服务平台”审验小学应届结业生户籍,房产和学籍状况,进行资格审核。
(三)网上填报志愿(6月10日-15日)
通过资格审核的小学应届结业生,需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蒙速办 APP”)志愿填报。选报志愿应实事求是,按要求选报,不按规定选报的,其志愿一律无效。网上志愿填报结束关网后,由家长打印《志愿信息确认表》,进行信息核对信息核对无误后,家长进行签字确认,并交回就读小学。在市四区以外就读且随法定监护人在新城区购房落户的小学应届结业生,打印《志愿信息确认表》进行签字确认后,需交回新城区教育局。凡未在此期间登录(“蒙速办APP”)进行志愿填报的学生,被视为在新城区没有入学意愿。
(四)电脑派位和电脑随机录取(6月20日)
公开进行公办学校电脑派位和民办学校电脑随机录取现场会。现场会将聘请各方代表、公证人员、纪检人员及新闻媒体记者参加监督和公证。电脑派位和电脑随机录取结束后,在公开监督下,将录取结果刻录成光盘,之后由录取学校负责发放录取通知书。新生入学报到时应携带录取通知书、户口本。
(五)统筹派位(6月25日-27日)
凡第一次未被初中学校录取的所有符合条件的学生,将统筹派位至有空余学位的新城区区属公办或民办学校就读。参加统筹派位的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填报志愿。已通过电脑派位和电脑随机录取的学生,将不再为其安排学位。统筹派位结束后,被录取学生在录取学校规定时间内到学校报到:
(六)阳光分班(开学前两周内)
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民办学校起始年级“阳光分班”工作由呼和浩特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负责,新城区教育局负责组织各学校参与实施。各学校在规定时间内将新生全部录入分班系统,保证新生全部参加“阳光分班”。分班结果将做到班级规模、学生性别、教师配备等各方面均衡组合。
(七)公办学校电脑派位和民办学校电脑随机录取以及“阳光分班”结果查询方式
登录“蒙速办 APP ”进行查询。
五、相关说明
(一)双胞胎(多胞胎)子女参加电脑派位、电脑随机录取和“阳光分班”时,家长可自愿向学校提出“双胞胎(多胎)绑定”电脑派位、电脑随机录取和“阳光分班”申请。
(二)新城区区属民办初中只允许在新城区范围内进行招生。
六、保障各类群体学生入学
(一)严格执行教育优待政策,使符合优待条件的人员子女按照有关政策,妥善安排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二)保障随迁子女入学,落实和完善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努力扩大城镇学位供给,以公办学校为主安排随迁子女入学,不断提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的就读比例。
(三)切实履行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法定职责,按照法律规定和国家有关要求,做好残疾儿童、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入学控辍工作,加强教育关爱帮扶,依法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七、工作要求
(一)严格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2025)的通知》(教基厅函【2025]5号)文件要求,切实维护招生工作的严肃性。对违反政策规定的招生行为,一经查实,严肃处理
(二)严格执行有关招生的各项规定要求,严格学籍管理各学校必须按照电脑派位和电脑随机录取结果录取学生,严格控制班容量,不得超计划招生。
(三)严格执行国家、自治区有关规定,杜绝乱收费。民办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收费政策和收费公示制度。
招生咨询电话:0471-6218004
附件:2025年新城区小学升初中招生工作日程安排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呼和浩特本地宝】,关注后回复【小升初】可获2025呼和浩特小升初网报时间+平台入口+流程图,查看信息采集+志愿填报+材料审核指南,招生政策、入学条件、划片范围等。